10月11日上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至勤楼·行政中心北303会议室举行集体学习会,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委书记史国君主持学习会并作总结讲话。全体校领导、两委委员、二级基层党组织及党群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
学习会上,党委常委、副院长张仰飞、郑锋,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赵立法,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朱松青,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等同志分别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相关章节内容,并交流学习体会。
张仰飞首先领学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相关内容。他表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因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实践创新。立足学校实际,他从持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引领、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弘扬和发展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培育时代新人的具体举措,并阐述了自己关于凝练校风的思考与建议。郑锋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相关内容。他结合学校如何培养时代新人谈了三点认识: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情怀,要强化立德树人,加强“四史”学习,建好课堂主阵地,统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二是培养坚毅奋发意志,勇担时代之责,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业学风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三是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创新笃行有为,要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理想。赵立法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相关内容。围绕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他认为,推进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武装头脑,深刻领会把握理论真谛;必须保持清醒,正确认识把握形势任务;必须担当作为,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必须深化改革,健全完善工作体系。他表示,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做好新形势下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契机。下一步将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切实将学习贯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发动,进一步深化学习、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朱松青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相关内容。他从习近平人才观出发,结合学校人才工作建设谈了自己的认识体会。他说,要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实现“经师”和“人师”相统一,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引培并用举措,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陈建华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相关内容。结合第四卷的学习,他主要谈了自己对于“对党忠诚”的理解。他表示,对党忠诚,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其次要勇于担当,还要增强本领,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干部,就是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使宣传思想工作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力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还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江苏省委关于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相关会议精神与要求,以及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关于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和程序规定等学习教育工作通知精神。
史国君书记结合本次学习内容谈了学习体会,并提出两点要求。
一是持续深学笃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深刻理解把握第四卷的创新成果,体悟其一以贯之的主题、稳中求新的布局以及守正创新的论断;要深刻理解把握学习第四卷的科学方法,做到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三卷一起学,结合伟大斗争、疫情防控的实践学,结合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学;要深刻理解把握第四卷的实践要求,学出坚定信仰,学出政治站位,学出绝对忠诚,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强化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深入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中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学校统一战线事业行稳致远。要着力“一盘棋”,建立健全大统战工作格局,学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统战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二级基层党组织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和统战干部队伍,凝聚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合力;要聚焦“关键少数”,强化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重点人物库和优秀青年库,健全党外代表人士思想引领、培训锻炼、发现使用、科学管理等各环节全链条的管理服务,推进党外代表人士考核评价规范化、常态化,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做好党外干部的日常管理与考核;要增强“底线意识”,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深入排查民族、宗教、涉海外等统战工作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坚持线下解决问题和线上有效引导回应相结合,做好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等工作,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