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帮扶乡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近日,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组建的“青材萌芽”支教团奔赴九江市修水县黄龙乡官桥完小,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支教之旅。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帮育矩阵。针对农村地区儿童较多存在的家乡文化归属感不强、文化自信力不够等现实问题,团队关注九江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推出精品文化教育课程,诸如设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竹编、湖口青阳腔等文化体验课,孩子们亲自体验中华传统之美,增强家乡文化自信与认同感。此外,以戏剧文化课程为契机,还延展开设有服饰文化、戏剧脸谱等系列精品文化课程,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其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绘声绘色“青言”党史,传承星火赓续血脉。支教团创新形式,通过讲述音乐、绘画、诗歌中的党史故事,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在《歌声中的党史》专题,从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切入,详细介绍了国歌诞生前后的历史,国歌的立法、国歌的内涵和精神;在《绘画中的党史》专题,选取何红舟、黄发祥的《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王式廓的《井冈山会师》、李可染的《长征》、蔡亮的《延安火炬》及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五幅经典画作,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领导中国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一系列特色党史课程受到青少年们的广泛欢迎,也同时激发了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忱。
聚焦童年心理健康,法制规整成长之路。留守儿童孤僻自卑、敏感脆弱等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为助力化解这一困境,支教团为同学们准备了特别的“心灵之旅”。通过“我为什么会哭”“我为什么会笑”等小问题,引导孩子发现各种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情绪”,以及应该如何调整情绪。同时,心理的健康发展除了需要爱的浇灌,还需要让学生明确法律边界。在模拟法庭课上,孩子们被分成不同的角色,从法官到律师,从原告到被告,每个人都认真准备,力求在“庭审”中展现自己的风采。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孩子们不仅学习法律知识,更深刻理解了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当“庭审”结束,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法治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