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史国君回到我校,以“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立法保障”为主题,为广大师生讲授思政课。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仰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宣传部部长陈建华主持。

史国君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精髓要义,强调了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等核心理念,并结合江苏地方立法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法治在护航江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他强调,江苏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法治思维,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高水平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实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目标、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史国君还分享了多个江苏地方立法的具体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立法工作中,如何通过立法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江苏在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发展。他还深入剖析了江苏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通过立法手段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他强调,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不断增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积极投身法治实践,为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贡献青年智慧、展现青春担当。
“这堂思政课让我们认识到,法治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次思政课让广大师生深受启发,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在法治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