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重点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5-08-05 来源:

全校师生: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均为主要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夏季高温多雨天气更易滋生蚊虫,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为保障师生健康,提升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重点蚊媒传染病早发现能力,切实做好我校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及相关传染疾病知识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等)叮咬传播,基孔肯雅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多为中高热,部分可达39℃)、关节痛、皮疹等;登革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出血等。若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或蚊虫接触史。

二、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一)清除孳生源头。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全面排查清理瓶罐、轮胎、托盘、树洞、竹筒等各类小型积水容器,翻盆倒罐、疏通沟渠、治理洼地,食堂、宿舍、教学楼等场所应加强垃圾清运和通风管理,保持环境整洁,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

(二)科学实施消杀。在成蚊密度高的区域,科学选用环保高效杀虫剂,定期规范开展空间喷雾和滞留喷洒,快速降低成蚊密度。

(三)落实长效管理。明确各部门在清除孳生地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推动日常防蚊巡查与清理制度,将蚊媒控制纳入常态化管理。推广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诱蚊灯、电蚊拍等物理防制措施。

三、落实个人安全防护措施

倡导师生在流行季节,尤其伊蚊活动高峰时段,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在暴露皮肤涂抹经认证有效的驱蚊剂;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避免在清晨和黄昏等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自觉参与社区环境整治,主动清理自家及周边积水容器。对赴流行区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提示。

四、加强学校应急处置能力

(一)加强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加强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和诊疗全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意识和早期识别能力,避免漏诊、误诊。对发热病例,尤其是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样病例(体温超过38℃,伴皮疹或关节疼痛,无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者,下同),要详细询问发病前2周境内外高发地区旅居史、蚊虫叮咬史。

(二)加强校园医疗值班管理。校园内实行24小时值班、急诊电话24小时待机,如有师生确诊或疑似感染蚊媒传染病,须第一时间报告校医院(联系电话:025-86118120),配合疾控部门开展防控。

暑期留校师生及工作人员请务必重视,离校人员也需注意旅行地疫情动态。

 

校医院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