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郑和学院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

日期:2025-11-07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11月6日,南京工程学院-奥什国立大学郑和学院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学校召开。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校长科佐别科夫·库代比尔迪率团出席,与江苏省教育厅代表、企业界人士及多所兄弟院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国—中亚教育合作与郑和学院未来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党委书记孙爱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仰飞,党委副书记濮励杰,党委常委、副校长汪群、朱松青、陈建华等校领导出席研讨会。会议由濮励杰主持。

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三级调研员郑兴在致辞中表示,郑和学院是江苏高校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深化“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重要实践。他期待我校继续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为“走出去”企业培养更多本土化人才,打造中吉教育合作的典范。

张仰飞指出,2025年是郑和学院建设的“攻坚之年”, 学校聚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优势领域,推动学院建设取得系统性进展:联合培养机制持续优化,“中文+专业”教材体系成功搭建,科研平台实现标志性升级——“中亚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中心”正式落地。 未来,学校将致力于扩规模、强平台、提质量,把郑和学院打造成为中国-中亚战略合作的示范品牌。

科佐别科夫·库代比尔迪对中方的安排表示感谢,并充分肯定南京工程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他希望两校进一步深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课程共建、师资交流与科研合作,共同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江苏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永贞对中吉两校的合作成果表示祝贺,他表示,凤凰职教将深化协同创新,打造“中文+专业+文化+数智”资源体系,推动标准输出与产教融合,助力郑和学院成为辐射中亚的教育标杆。

研讨会期间,两校共同为“中亚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中心”揭牌,孙爱武向科佐别科夫·库代比尔迪颁发名誉教授聘书。会议还举行了郑和学院“中文+专业”教材首发与赠书仪式,朱松青、陈建华分别向奥什国立大学代表及外方教材编写团队赠书并颁发荣誉证书。

在专题报告环节,来自武汉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钜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奥什国立大学以及我校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能源合作、国际化交通类人才培养、企业出海实践等议题进行交流,为郑和学院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访问期间,奥什国立大学代表团先后与数理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通信与人工智能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开展专业对接、“PC5E”课程教学培训、双创竞赛观摩等活动,并就“2+2”联合培养项目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标准进行探讨。两校还共同举办“中吉水下机器人设计与深海探索创新工作坊”,展现了郑和学院在跨学科、跨文化教学方面的实践成果。

本次研讨会是学校郑和学院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举措,标志着学校的境外办学从交流互动走向实体办学、从单一项目拓展至系统合作的转型。未来,两校将继续围绕“教随产出、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共同打造中亚地区教育合作的高质量平台,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吉两国的人文交流与区域发展贡献力量。